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-开户投注

中国共产党新闻网>>网评精粹

干部是怎么变成“收款机器人”的?

余祖欣

2016年08月05日16:21    来源:人民网-中国共产党新闻网

近日,江西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党工委书记李光荣案判决生效,其涉案金额及单笔受贿金额均为江西最高,被江西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,并处罚金200万元。“刚开始,有人送几百块千把元的时候,还有些畏缩,生怕别人议论讥笑。后来收习惯了,就不知廉耻了。”李光荣说,自己在贪腐的路上越走越远,最终成为“收款的机器人”。(8月4日新华社)

从几百上千到单笔千万,这位“巨贪”的自称可谓形象无比,所谓“机器人”,不知廉耻、没有底线,成了只知收钱而不计后果之徒,党纪国法更是没有放在眼中,土地、工程、国有资金,借职权便利“靠山吃山”,违纪违法事实暂且不论,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,给相关部门造成的名誉损失才真正让人痛恨。

诚然,“落马”之后的忏悔或许确属真诚感悟,可如此“后悔”还有何用?“收款机器人”的比喻,形象生动,更令人倍觉警醒可怕,在以往被严查的“老虎”和“苍蝇”中,在当前违纪违法待查的贪腐干部中,何尝没有这样的“收款机器人”存在,几百几千的“意思意思”不嫌少、数以万计的“表示表示”不嫌多,收人钱财则替人办事,借手中职权受贿贪腐,各种“小动作”频频运用,最终损害的无非还是百姓的利益、党和国家的利益。

究其本源,“收款机器人”之所以产生,其实恰包含了主、客观两方面。主观上,一些干部思想觉悟、信念理想极度缺失,在纪律面前不设“红线”,不讲党性,如同心生疾患而无抵抗力一般,稍有利益侵扰便坐不住、避不了,由小渐大逐步沦陷,自己给自己当了一回“反面教材”;客观上,以往一些地方和纪检监察部门,对干部的日常监管及惩戒措施没有落实到位,离任审计、日常报告更是落实不严,使其在一些所谓“油水”岗位屡屡得手,甚至长达数年未有发觉,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