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玉雷
2025年08月12日08:05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傳承與發展的流變、傳統與現代的碰撞、文化與經濟的交融,堪稱取之不竭的影視富礦
在影視制作領域,浙江橫店聞名遐邇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乘著微短劇風口,河南鄭州發展成為全國微短劇制作重要基地,被許多人稱為“豎店”。
微短劇是啥?形式上多為豎屏,契合手機屏幕,隨時隨地方便觀看﹔內容上劇情濃縮但又跌宕起伏,主打一個扣人心弦。微短劇有多火?數據顯示,截至2024年年底,我國微短劇用戶規模達6.62億人,超過外賣用戶5.92億人和網約車用戶5.39億人。“豎店”又是咋回事?微短劇制作企業超800家,從業人員規模達3萬人,每天超100部短劇開機,產能約佔全國近四成……鄭州微短劇產業的分量可見一斑。
不是電影名城,也沒有劇作傳統,鄭州何以躋身“影視重鎮”?
地處中原腹地,四通八達是基礎。拿高鐵來說,以鄭州為中心,河南已形成1小時覆蓋省轄市、2小時連通周邊省會城市及京津冀、3小時通達長三角、4小時通達成渝地區、5小時通達粵港澳大灣區等全國主要經濟區的“12345”高鐵出行圈,各種要素資源可以順暢流動。當出行圈擴大朋友圈、朋友圈造就生活圈,產業圈日益繁榮也就有了可能。
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很多,鄭州憑啥上演“一出好戲”?歷史是根脈,文化是靈魂。從古代聚落到都城遺址,從特色街區到名人故居……深厚的歷史,賦予城市以文化底蘊,也成為影視創作的拍攝資源。傳承與發展的流變、傳統與現代的碰撞、文化與經濟的交融,堪稱取之不竭的影視富礦。
產業的發展,還得益於獨特的生產模式。影視拍攝產業集群,前有浙江橫店、河北涿州。失去了先發優勢,如何彎道超車?橫店3個月產出1部長劇,鄭州7天可交出10部短劇,甚至有從業者坦言:“傳統影視劇一部三年,鄭州團隊已經迭代了300個爆款套路。”不搞同質化競爭,鄭州有鮮明的產業發展思路。優化閑置資源,賣建材的商鋪、擺瓷磚的展廳,搖身一變就是“總裁辦公室”“重症監護室”﹔提升運營效率,“早上寫劇本、下午拍攝、晚上剪輯,第二天就能上線”,制作成本大幅降低。人有我優,正是“豎店”能與橫店相媲美的底氣。
此外,“有形之手”也在“四兩撥千斤”。去年,《關於鄭州市加快推進網絡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的意見》發布﹔今年,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“支持鄭州打造‘微短劇創作之都’”。推動產業升級、創造就業崗位、促進文旅融合……不斷放大用好行業紅利,“豎店”是認真的。
隻不過,微短劇“量大管飽”,也在飽受同質化、荒誕化爭議,鄭州同樣面臨高光之下的隱憂。比如,行業尚處於野蠻生長狀態,企業各自為戰﹔產業鏈集中在生產制作環節,在劇本原創等高價值領域優勢不明顯,等等。如何避免“旺火”成為“虛火”?鄭州也在探索破局之道。在今年舉行的“文脈千年·劇說鄭州”網絡微短劇劇本征集活動中,當地打造“少林功夫、天下黃河、黃帝故裡、漫步商都、幻樂之城”的城市特色,為的就是從“短劇工廠”升級為“短劇之都”。
不妨跳出“豎店”看“豎店”。產業的風口一直都在,就看有沒有審時度勢的視野、因勢利導的能力。期待“豎店”崛起的這部劇本,精彩卻不荒誕,“開門紅”更要“滿堂彩”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8月12日 05 版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